东方华康医疗集团李爱川总院长出席第21届IFOSMA大会!共探康复产业“支付+服务”创新破局之道

2025年8月28-31日,第21届IFOSMA大会(国际骨科运动医学与关节镜外科论坛)暨第2届“融智・创新”联合大会在宁波盛大启幕。作为中国运动医学领域的年度盛会,本次大会以“创新驱动,智慧引领”为主题,汇聚国内外**专家、医疗机构负责人及产业链伙伴,围绕运动医学前沿技术、康复服务模式升级、产业生态构建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度探讨。东方华康医疗集团总裁、总院长李爱川受邀出席大会,并在骨科康复产业运营圆桌论坛中分享东方华康医疗集团在康复产业“支付+服务”模式创新中的实践经验,为行业发展提供宝贵参考。

21

作为深耕康复医疗领域多年的实践者,李爱川总院长在论坛中提出“支付是引擎,服务是根本”的核心观点。他指出,自2008年汶川地震后我国康复医学产业逐步发展,到2018年医保局成立后,“三医联动”“支付改革”成为行业关键词,康复产业已从“规模扩张”阶段迈入“价值医疗”转型期。而推动这一转型的关键,在于实现“支付创新”与“服务升级”的深度融合——支付方式决定资源流向与效率,服务质量则直接关系医疗价值的落地,二者缺一不可。

640 (1)

在支付创新层面,李爱川总院长分享了东方华康医疗集团的三大实践路径:

其一,主动拥抱国家医保支付改革。以无锡医保改革为例,面对医保政策调整,东方华康并未被动应对,而是借此倒逼管理精细化:建立电子智能化排班系统、实时监管服务量与内容、推行康复治疗打卡制度,同时启动“高质量精细化发展方案”与“三年服务内涵行动”,通过标准化质控体系实现“控费不降质”,既符合医保控费要求,又保障患者康复效果。

其二,探索“医保+商保”融合模式。针对术后康复、老年慢性病康复、儿童自闭症干预等长周期康复项目,集团正计划联合多家保险公司开发定制化商业健康保险产品,通过补充支付方案缓解患者自费压力。同时,他呼吁政策层面进一步鼓励商保产品创新,推动医保与商保数据安全互联互通,为“一站式结算”提供支持,切实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其三,依托社会办医优势推出“服务打包”。针对脑卒中、关节置换术后等特定病种,东方华康尝试推出“康复套餐服务包”,将评估、治疗、训练、家庭指导等服务打包计价,并将费用与患者最终功能改善程度适度挂钩——既明确康复目标,又让患者对治疗效果与费用透明化更有信心,为按综合付费模式探索提供了新的思路。

640 (2)

在服务创新领域,李爱川总院长强调,支付改革不应是“压力”,更应是服务升级的“契机”。东方华康医疗集团以此为导向,构建了“三维升级体系”:在服务范围上,实现从“院内”到“院外”的延伸,打通患者出院后的康复管理链条,避免 “院内康复效果流失”;在服务内涵上,推动从“单一治疗”到“整合服务”的深化,组建“临床-康复-护理-心理-营养”一体化多学科诊疗团队(MDT),为患者提供全周期、整体性解决方案;在服务效率上,借助技术赋能——与上海筷智科技公司等信息化企业合作,引入康复机器人等智能设备,通过数字化手段优化治疗流程、**评估康复进展,让服务更高效、更**。

李爱川总院长还从产业生态视角提出独到见解:医疗机构与支付方不应是“博弈关系”,而应是“数据共享、标准共建、风险共担”的合作伙伴。他表示应主动向医保、商保机构提供真实疗效数据与成本分析,助力支付方制定更科学的支付标准;同时,与康复设备厂商、医药企业的合作也从“单纯采购”转向“共创研发”,共同开发更贴合中国患者需求、更具成本效益的康复解决方案,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他呼吁行业同仁携手共进,共建一个患者、医院、支付方、社会多方共赢的康复医疗新生态!

此次亮相IFOSMA大会,不仅是东方华康医疗集团康复模式的一次重要展示,更是行业对集团创新实践的认可。未来,东方华康医疗集团将继续以“支付+服务”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持续探索康复医疗价值升级路径,同时积极参与行业交流与标准共建,为中国康复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Copyright ©2018 - 2025 东方华康医疗管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7049028号-2

(本站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